“戎马一生”是一个汉语成语,指 一生从军、长期从事军事生活,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核心词义 “戎马”在古代指代军事生活,包括从军、作战等经历,而“一生”则强调这种状态的长期性,即从年轻到老年持续参与军事活动。
引申含义
该成语也可引申为 长期操劳、艰苦奋斗,不仅限于军事领域,常被用来形容在困难环境中坚持不懈的生活态度。
二、出处与背景
文献依据: 出自《资治通鉴·后唐纪·庄宗同光三年》,原文为“且群臣或从陛下岁久,身经百战,所得不过一州”,描述臣子长期从军但功绩有限的历史现象。 三、用法与示例描述军人生涯
- 例:他戎马一生,屡立战功,最终成为将军。
- 例:张将军戎马一生,始终坚守边疆,被誉为“民族英雄”。
引申为长期奋斗
- 例:科研工作者为了国家科研事业,戎马一生,默默奉献。
- 例:父母含辛茹苦将子女抚养成人,可谓戎马一生。
四、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马革裹尸、金戈铁马、矢志不渝。 反义词
五、特殊语境扩展
在现代语境中,“戎马一生”不仅限于军人,还常被用来形容在艰苦环境中奋斗的普通人,如抗战老兵、边疆建设者等。例如:
97岁抗战老兵赵景信在林区生活50余年,仍忆苦思甜,被誉为“戎马一生不忘忆苦思甜”。
综上,“戎马一生”通过简洁的语言概括了长期军事生涯与奋斗精神,既包含具体历史背景,又具备普遍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