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朱子家训》原文及释义如下:
一、核心伦理观
仁、忠、慈、孝 君以仁为本,臣以忠为本,父以慈为本,子以孝为本,兄以友为本,弟以恭为本,夫以和为本,妇以柔为本。此为家庭伦理的核心,强调各角色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
处世原则
- 待人接物: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必远之 - 矛盾处理
- 善恶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有善则扬之
二、行为规范
修身要求 - 处世态度: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 道德实践: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
家庭责任 - 教育传承:
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 角色定位: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
三、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人能如是(遵循礼义),天必相之,体现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实践哲学:此乃日用常行之道,如饮食穿衣,不可一日无
《朱子家训》以儒家伦理为基础,通过具体行为规范,将道德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被后世视为治家经典。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