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恩的古诗,四句经典作品及赏析如下:
一、孟郊《游子吟》
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赏析:以“寸草心”比喻子女的孝心,“三春晖”象征母爱的温暖,通过临行前母亲密密缝衣的细节,展现深沉的母爱与游子的愧疚,成为感恩母爱的千古名篇。
二、王安石《十五》
原文: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赏析:王安石在途经邗沟时思念母亲,杜宇啼血的传说更添愁绪。诗句通过空间距离强化对母亲的牵挂,体现游子对亲情的不舍与感恩。
三、黄仲则《别老母》
原文:拊掌临岐笑,如闻折竹声。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赏析:临别时母亲强颜欢笑,诗人以“有子不如无”的反差表达对母爱的愧疚与无奈,情感真挚且悲怆,成为感伤母爱的经典之作。
四、王冕《墨萱图》
原文: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赏析:以萱草象征母爱,游子在外漂泊的辛酸与母亲倚门盼归的深情形成对比,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对亲情无尽的感激。
补充说明
《劝孝歌》:收录多句感恩母爱的诗句,如“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以质朴语言歌颂孝道。
其他经典:如黄庭坚《寄张仲谋》中“衣穿慈母线,囊罄旅人金”,以具体事例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
这些作品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感恩的主题,既有对亲情、师情的追忆,也有对自然与生命恩赐的感悟,共同构成中华传统美德的文学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