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的《狱中题壁》一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悲壮的语言,展现了其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全诗如下: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一、诗句解析
“望门投止思张俭”
张俭是东汉末年名士,以忠诚和节义著称。谭嗣同在此借张俭的典故,表达对同道中人避难出走的无奈与对坚守信念者的敬仰。此句隐含对当时维新派人士流亡境遇的悲悯。
“忍死须臾待杜根”
杜根是唐代文学家,以刚毅性格和直言敢谏闻名。谭嗣同用“杜根”自喻,表明自己虽面临死亡,仍需等待时机为变法理想奋斗,体现其坚韧不屈的信念。
“我自横刀向天笑”
这句诗以夸张的意象表现谭嗣同视死如归的勇气。他以“横刀向天笑”回应死亡,展现出无畏牺牲的革命精神,成为激励后人的名句。
“去留肝胆两昆仑”
用“昆仑”象征永恒与崇高,谭嗣同表明自己虽身体被处决,但精神将如昆仑山般永存,激励后人传承其变法理想。
二、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被捕入狱并遭处决前所题。他本有机会逃脱,但坚决拒绝他人劝阻,选择以生命为代价推动变法,体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
三、历史意义
谭嗣同的牺牲不仅是对个人信仰的坚守,更成为维新运动中“流血牺牲”的象征,唤醒了国人对变法维新的重视。其诗作因深刻内涵被梁启超等后世学者传颂,成为中国近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