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集外集》序诗原文及解释如下:
序诗原文
"我在这儿把我的诗篇献给你,
密密地写满这个本子,
仿佛一只笼子里挤满了鸟儿。我的诗句成群地飞过的,
那蔚蓝的空间、那环绕星辰的无限,
可都留在诗集外边了。从黑夜的心头摘下的繁星,
密密地伸成一条项链,
也许可在天堂近郊的珠宝商手里售个高价,
然而众神会惦记、怀念,
那神圣而不分明的空灵价值。且想象一首诗歌,像飞鱼,
突然从时间的静默深渊中闪烁地一跃而起!
你可想把它网住,
把它同一群俘获的鱼儿,
一起陈列在玻璃缸里?
在公子王孙悠闲的豪华时代里,
诗人天天在慷慨的君王面前,
吟咏他的诗篇,
当时没有印刷机的幽灵,
以喑哑的黑色,
涂抹那音调铿锵的闲暇的背景,
诗篇倒在不相干的自然伴奏下生气勃勃;
当时一节节诗句,
也不是排成一块块整齐的字母,
叫人默默地囫囵吞下去的。唉,专供耳朵静听细听的诗篇,
今天在主人挑剔的眼前给束缚住了,
仿佛一行行用铁链锁起来的奴隶,
被放逐到无声纸张的苍白里去了;
而那些受到永恒亲吻的诗歌,
已经在出版商的市场上迷失了道路,
因为这是个匆忙而拥挤的亡命时代,
抒情女神
不得不乘电车和公共汽车,
去赴心灵的约会。我叹息,我恨不生在
迦梨陀娑的黄金时代,
而你是——这种胡思乱想,
又有什么用处?
我绝望地生在繁忙的印刷机时代,
——一个姗姗来迟的迦梨陀娑,
而你,我的情人,却是全然摩登的。你靠在安乐椅上,
懒洋洋地翻阅着我的诗篇,
而你从来无缘半闭着眼睛,
静听低吟诗歌的韵律,听罢还给诗人戴上玫瑰花冠。你付出的唯一代价,
是让诗篇作鸟儿飞走,
在人间留下回声。"
解释
意象与象征
- 诗中用“笼子”“飞鸟”“繁星项链”等意象,表达对自由与永恒价值的追求。繁星象征诗人对超越时空的诗意追求,但最终只能留在诗集外,暗示现实对纯粹艺术的束缚。
- “飞鱼”意象象征突破时间限制的瞬间,但“网住飞鱼”的动作又体现对永恒性的无奈。
时代批判
- 通过对比“黄金时代”(诗意与自然的和谐)与“印刷机时代”(机械与喧嚣),批判现代社会对艺术创作灵感的挤压。诗人感叹抒情诗被商业化市场淹没,失去其“神圣而不分明的空灵价值”。
抒情与反差
- 诗中既有对理想化世界的向往(如“我的孩子”的纯真世界),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接受。例如《我的孩子》一诗中,诗人以“飞蛾扑火”的意象表达对自我毁灭式爱情的沉溺。
语言特色
- 泰戈尔运用象征主义与隐喻,语言节奏感强,充满音乐性。如“从黑夜的心头摘下的繁星”通过视觉与感官的结合,强化了空灵美感。
总结
这首序诗不仅是泰戈尔诗歌的集大成者,也是现代文学中抒情诗的典范。它通过意象、象征与批判,探讨了艺术与现实、永恒与瞬间的辩证关系,至今仍对文学创作与哲学思考具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