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可热”和“盛极一时”是两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事物或人的状态,具体含义如下:
一、炙手可热
基本含义
字面指手一靠近就感到热得烫,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贬义色彩
该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常用于形容权贵因权势过度而显得骄横跋扈,例如:
- “他仗着权势,炙手可热,下属敢怒不敢言。”。
使用场景
可形容政治权臣(如杜甫诗中的杨国忠)、商业巨头或娱乐圈明星等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人物。
二、盛极一时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非常兴盛或流行,强调短暂而强烈的爆发式增长,例如:
- “民国初年,上海成为时尚之都,盛极一时。”。
中性色彩
该成语为中性表达,既可用于褒扬(如艺术成就),也可用于中性描述(如流行趋势),例如:
- “他的小说在青年中盛极一时。”。
时间限定
强调“一时”,即具有时效性,与“长盛不衰”等表达形成对比。
总结对比
| 成语 | 侧重点 | 情感色彩 | 使用示例 |
|------------|--------------|----------|--------------------------------------------------------------------------|
| 炙手可热 | 权势/气焰 | 贬义 | 权臣杨国忠“炙手可热,势绝伦” |
| 盛极一时 | 兴盛/流行 | 中性 | 民国上海“盛极一时”的时尚现象 |
通过以上分析,可清晰区分两个成语在含义、情感色彩及使用场景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