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亲的故事和名言警句,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孝亲故事
朱柏庐《劝报亲恩篇》中的故事
朱柏庐在母亲病重时放弃做佣,以乞讨所得食物先供母亲食用,体现“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的孝道。
姜诗出妇的传说
汉代姜诗因责骂妻子庞氏未及时取水,后庞氏以卖浆换鱼供养母亲,感动天神涌出双鲤,成为“泉鱼之瑞”的典故。
其明赡养继母的故事
明代朱柏庐之子其明,为避免继母饥饿,放弃仕途以乞讨供母,体现“父爱·感恩父母·感恩·母亲”的孝行。
二、名言警句
孟子的核心思想
-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其他经典名言
-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民间俗语)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 “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现代延伸
- “孝顺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传统家训)
- “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三、孝道核心
孟子提出“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强调孝道不仅是物质供养,更在于精神尊重与行为准则。真正的孝行应包含“尊亲”“养亲”“敬亲”三个层面,既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爱,也要有“慎终追远”的责任意识。
以上内容综合了《孟子》《劝报亲恩篇》等经典文献,以及历史传说和现代家训,展现了孝亲文化的多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