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悼亡诗
《母别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以悲壮笔触描绘母子分离,被誉为“古今诗坛悼亡诗之祖”。
《别老母》(黄景仁)
“携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通过风雪夜归的意象,表达对母爱的愧疚与无奈。
二、亲情思念类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以母缝衣的细节,展现深沉的母爱与游子的感恩。
《十五》(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通过杜鹃啼血的意象,寄托对远行母亲的思念。
三、现代诗选
《思念母亲》(现代诗)
“母亲去天堂,恍惚犹在想。 梦里常相见,泪滴湿衣裳。”
以简洁语言表达对母亲的永恒追思。
《梦见母亲》(现代诗)
“紧紧的抱住了您,只因分别太久。 母亲,为何离去的脚步那么急?”
通过梦境描写,展现对母爱的眷恋与遗憾。
四、其他经典
《岁末到家》(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以细腻笔触描绘归家团聚的温馨场景。
《豫章行》(李白)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通过边塞战争背景,烘托母子离别的悲壮。
《送母回乡》(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以哀婉笔触表达对母亲病逝的悲痛。
《格言集锦》
-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以天文意象赞颂母性的光辉与永恒。
以上诗词均围绕母爱展开,既有传统悼亡的沉痛,也有现代诗的细腻表达。建议结合具体场景诵读,以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