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这句诗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描写的是竹子,而非松树。以下是具体分析:
诗句出处与作者
该句出自清代郑燮(郑板桥)的七言绝句《竹石》,全诗为: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该诗以岩竹为描写对象,通过拟人化手法赞颂其顽强生命力。
诗中意象与寓意
- “咬定青山不放松”通过“咬定”一词赋予岩竹以生命活力,展现其坚韧不拔的特性。
- “立根原在破岩中”进一步强调竹子扎根于恶劣环境的能力,体现其逆境中的顽强生命力。
- 诗人借竹子表达刚正不屈、铁骨铮铮的精神,而非柔美。
相关争议的辨析
尽管松树同样具有顽强生命力,但郑燮此诗明确以竹子为描写对象。部分资料误将“岩竹”称为“竹子”,实为对植物种类的具体化表述。
综上,这句诗通过岩竹的形象,赞颂了竹子刚毅品格与顽强生命力,是郑燮借物言志的代表作。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