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软件的分类主要基于其功能和作用,结合搜索结果可归纳为以下三大类:
一、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EDI软件的基础架构,负责管理硬件资源、提供系统服务以及保障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主要功能包括:
硬件管理:配置和管理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硬件资源;
协议处理:支持EDI传输协议(如EDIFACT、X12、VDA等)的实现;
数据转换:将非标准数据转换为EDI标准格式。
二、转换软件
转换软件的核心作用是将企业内部系统的数据转换为符合EDI标准的格式,或反之。主要功能包括:
格式转换:支持将数据库、TXT/XML/EXCEL等格式的数据转换为EDI规范;
协议适配:适配不同通信协议(如TCP/IP、AS2等);
数据验证:检查数据完整性和合规性。
三、通信软件
通信软件负责实现EDI数据的传输和交互,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间的可靠传递。主要功能包括:
数据传输:通过电子邮件、专线或增值网络(如VAN)发送和接收EDI文件;
交互式应答:支持实时查询和响应(如航班查询系统);
安全保障:提供加密、认证等安全机制。
补充说明
应用软件:部分资料将翻译软件归类为应用软件,但根据功能划分,翻译软件更侧重数据转换过程,应属于转换软件的子类;
硬件与协议:硬件是EDI系统的基础设施,协议(如EDIFACT、X12)是数据传输的规范,均不属于软件分类范畴。
以上分类方式综合了不同来源的定义,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交叉。例如,翻译软件通常包含在转换软件中,而通信软件可能集成系统软件和转换软件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