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戴木枷的歇后语“自作自受”是一个典型的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与引申义 木匠戴木枷,本义指木匠自己制作了木枷(一种刑具)后戴在头上,比喻自己做了坏事或蠢事,最终要自己承担后果。
引申义为:自己采取的行动或决策导致不良后果,需自行承受。
结构特点
该歇后语采用“主谓宾”结构,前半部分“木匠戴木枷”是形象的比喻,后半部分“自作自受”是点明寓意的核心结论。
二、出处与演变
典故来源: 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后演变为“木匠戴木枷”,通过职业特征强化了“自作自受”的讽刺意味。 语言演变
三、用法与示例
独立使用 该歇后语可单独使用,如:
> 他贪图小利,结果自作自受。
扩展应用
常与其他歇后语搭配使用,例如:
>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 猫哭耗子——假慈悲。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自作孽、自食其果; 反义词
五、文化内涵
该歇后语通过木匠这一职业特性,传递了“因果报应”的传统价值观,强调行为与后果的关联性,具有鲜明的民间智慧色彩。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