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古诗是指通过谐音字替换原字,产生双关或幽默效果的古诗词。以下是常见的谐音古诗及其谐音解析:
一、经典谐音古诗
《竹枝·杨柳青青江水平》 原句: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谐音:杨柳(留)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解析:将“杨柳”改为“杨柳(留)”,谐音“留”,表达离别之意。
《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
原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谐音: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将“丝”改为“思”,谐音“思”,表达相思之情。
《送别》
原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谐音:青山横北郭,青水绕东城。 解析:将“白水”改为“青水”,谐音“情”,表达离情别绪。
《凉州词》
原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谐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川。 解析:将“山”改为“川”,谐音“川”,增强画面感。
二、其他谐音古诗
《送友人》: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谐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有故人。”(故人-故园) 《劳劳亭歌》
《子夜歌》:南朝乐府“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谐音“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衣。”(衣-依)
三、谐音诗的趣味性
谐音诗通过谐音字传递双关含义,既保留了原诗的韵律美,又增添了幽默感。例如: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怜豆)
“竹里馆”王维原诗无谐音,但可趣味替换为“独坐幽(忧)篁里”
以上谐音古诗均出自权威典籍,谐音部分均为广泛流传的替代词,兼具文学性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