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国家治国理念的新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体现了党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必然要求。它强调发展要满足人的需求、重视人的因素,将最终成效落实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提升国际形象和竞争力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既能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还能充分展示中国在应对国际生态危机时负责任和担当的国际形象,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林业和农村的基础性作用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动力和主体,是促进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纽带。农村是林业发展的基地,其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发展的进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
融入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国家治国理念的新发展,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升国际形象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它要求我们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进行全面革新,推动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