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而志,大任始承”是一句源自中国古代经典《论语》的励志格言,其含义和背景可归纳如下:
一、字面含义
“十八而志” 指人到十八岁(成年)时,应当确立人生理想与志向。此时个体开始从青少年向成年人转变,需要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大任始承”
表示成年后开始承担起重大的责任与使命。传统观念认为,十八岁是人生的重要分水岭,既告别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也意味着要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承担责任。
二、文化背景与出处
该句出自《论语·泰伯》,原文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不亦弘乎?死而后已。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士不可以不弘毅,不亦远乎?”其中“大任始承”与“士不可以不弘毅”相呼应,强调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
三、时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这一格言被赋予新的内涵:
个人成长层面
鼓励年轻人树立远大理想,通过学习与实践提升能力,为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社会责任层面
强调作为社会成员的担当,既包括对家庭的责任,也包含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精神激励层面
作为成年礼等重要仪式的核心内容,激励青少年以“自立自强、知恩图报、勇担责任、树立理想”为行动准则。
四、相关活动案例
成人礼仪式:
多地学校(如深圳外国语学校、武夷山一中、遵义市第五中学等)通过成人礼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十八而志,大任始承”的内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综上,这一格言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代青年的殷切期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肩负历史使命,书写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