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中人物相关的歇后语,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曹操相关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南征东吴,因轻敌导致惨败,如赤壁之战的失败。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源自曹操平定辽东后对鸡肋的感慨,比喻进退两难。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蒋干盗书事件中,因轻信他人导致曹操错失战机。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为忌讳疾病拒绝接受华佗治疗,最终导致病情恶化。
二、刘备相关歇后语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为证明自己宽厚待士,刘备在当阳长坂坡摔死孩子,感动诸侯。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源自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后刘备以诸侯礼归还,形成典故。
三、关羽相关歇后语
关羽卖肉——无人问津
因关羽以武力震慑,无人敢靠近其肉铺。
关羽下葬——首身分家
关羽遗体被东吴送往洛阳安葬,形成“头枕洛阳,身卧当阳”的局面。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黄忠曾射杀关羽,后因关羽病重主动避让,体现义气。
四、张飞相关歇后语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形容张飞性格粗犷却能力有限。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虽然外表粗鲁,但偶尔能展现出机敏智慧。
张飞哈气——自我吹须
源自“张飞夜读春秋”,形容其自负性格。
五、诸葛亮相关歇后语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用疑兵计成功借得箭矢,后未归还东吴。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虚伪地前往东吴吊唁周瑜,实则震慑对方。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在赤壁之战中,通过观测天象成功借风,扭转战局。
六、其他经典歇后语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苦肉计的经典桥段。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官渡之战中曹操的惨败。
以上歇后语均源自《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通过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人物性格或事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