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中充满生动的观察描述,以下是部分经典观察句子的摘抄及赏析:
一、蝉的观察
长期陪伴与歌声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此刻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筱悬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
赏析:通过15年的长期观察,作者以拟人化手法描绘蝉的陪伴与歌唱习性,展现其生命周期中与环境的互动。
生理结构与行为
"蝉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
赏析:细致描写蝉的口器结构与取食行为,揭示其生理特征与生存策略。
二、螳螂的观察
捕食技巧与巢穴
"螳螂的巢,大小约有一两寸长,不足一寸宽。巢的颜色是金黄色的,样子很像一粒麦子。这种巢是由一种泡沫很多的物质做成的,但是,不久以后,这种多沫的物质就逐渐变成固体了"
赏析:结合形态与材质描写,展现螳螂巢穴的独特构造与功能。
捕食过程
"当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的把它压紧"
赏析:通过动作描写展现螳螂的捕食机制,体现其作为肉食性昆虫的凶猛特性。
三、水甲虫与豉虫的观察
形态特征
"水甲虫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像佩带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在水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堆闪着亮光的‘蚌蛛’在打着转,欢快地扭动着,不对,那不是‘蚌蛛’,其实那是豉虫们在开舞会呢!"
赏析:运用比喻与拟人手法,生动描绘水甲虫的防御结构与豉虫的群体行为。
生态互动
"豉虫们在开舞会时,会释放出一种信息素吸引配偶,而池鳐则凭借敏锐的嗅觉感知到这种信号,迅速游来捕食"
赏析:揭示昆虫间复杂的信息交流与捕食关系。
四、其他经典观察
萤火虫的捕食策略: 萤利用爬行器定位蜗牛后,迅速发动攻击,展现其精准的捕食技巧。- 石蚕的伪装与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