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情的古诗词,名家作品以《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为代表,以下是精选作品及赏析:
一、孟郊《游子吟》
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赏析:以慈母为线索,通过“密密缝衣”的细节展现母爱的细腻与深沉,以“寸草心”比喻子女的孝心,感慨其难以报答母恩。
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通过重阳节的思乡情怀,抒发了游子对亲情的无限眷恋,语言质朴却意境深远,成为表达思亲之情的经典之作。
三、曹植《七步诗》
原文: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赏析:以豆与豆萁的关系隐喻兄弟相残,悲愤中透出对亲情被破坏的痛心,被《三国演义》改编为“曹植七步成诗”的典故。
四、杜甫《春望》
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虽以战乱为背景,但“家书抵万金”一句深刻表达了对亲人安危的牵挂,将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结合。
五、曹邺《北郭闲思》
原文: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赏析:通过“野翁怜孙”的意象,反衬游子的孤独,抒发了空巢老人的寂寥与对亲情的渴望。
六、王羲之《兰亭集序》(亲情篇)
原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皆成追忆,惟有恒古之清风,不知其然而已。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虽异代同感,岂不痛哉!
赏析:虽为序文,但其中“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等句,隐含对亲情陪伴的珍视,被后世视为亲情与人生感悟的结合。
七、其他经典
《木兰辞》:通过“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展现家庭团聚的温馨。
《诗经·小雅·蓼莪》: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直白表达对父母辛劳的感激。
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亲情:母爱的伟大、游子的思念、兄弟的牵挂,以及战乱中对亲情的珍视,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中亲情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