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9月29日—1936年12月22日)是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作家,出生于乌克兰沃伦省奥斯特罗格县维里亚村。以下是他的主要简介和作品:
一、生平经历
早年生活与革命经历
出生于贫困工人家庭,11岁开始童工,15岁参军,1919年加入共青团,1924年成为布尔什维克党员,参与苏俄内战。
1920年秋在战斗中负重伤,1923年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27年加入乌克兰共产党。
文学创作与成就
1930年创作自传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展现苏联青年在革命中的奋斗,1932年出版。
1934年当选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35年获列宁勋章。
1936年12月22日因肾结石和胆汁中毒去世,年仅32岁。
二、代表作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通过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展现苏联第一代共青团员在革命中的坚韧与理想主义,被誉为“现实主义巅峰之作”。
分三部曲出版,1931年完成第一部,1932年、1933年续写,1934年正式出版。
《暴风雨所诞生的》
以敖德萨科托夫骑兵旅的成长史为背景,描绘历史英雄群体,但因手稿丢失未完成。
其他作品
包括《柯察金的幸福》《暴风雨中的儿女》等短篇小说,以及《米宁苏霍鲁克》等历史剧。
三、文学地位与影响
被公认为俄国写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对20世纪世界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多国列为经典教材,成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
奥斯特洛夫斯基以顽强毅力和深刻洞察力,将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结合,其作品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追求理想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