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兢兢业业、奉献无悔,后人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名言来形容他的奉献精神。此句出自《诫子书》,原文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度概括了他忠诚勤勉、无私奉献的品格。
补充说明:
核心精神 - 忠诚:
辅佐刘备、刘禅,前后历时20年,始终以兴复汉室为使命。
- 智慧:运筹帷幄,如七擒孟获、空城计等战役展现卓越军事才能。
- 品德:生活节俭,严明法治,深受百姓爱戴。
历史评价
- 康熙帝、乾隆帝等帝王均高度评价其忠诚与才能,认为其"公忠"品质为历代臣子典范。
- 现代学者亦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辩证看待其历史功绩,承认其复杂性与人文关怀。
文化影响
该句成为后世臣子修身齐家的座右铭,激励无数人为国家民族奋斗,成为中华文化中"忠臣"形象的典型代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