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地而卧”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在露天就地躺卧,以地面为席、以天空为幕。常用来形容生活艰苦或心境豁达的状态。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韩偓的《惆怅》诗:“何如饮酒连千醉,席地幕天无所知。”
三、用法与结构
用法:
可作定语或状语,多用于书面语,如“他席地而卧吟诗”。
结构:
联合式成语,包含四个字,其中“席地”与“幕天”为并列结构。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铺天盖地、包罗万象(均含“天”字,但侧重点不同)。
反义词:高楼大厦、安家立业(表示居所固定,与露天露营形成对比)。
五、例句
1. 古代文人常以“席地幕天”形容隐居生活:“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虽未直接使用成语,但意境相近。
2. 现代语境中可引申为极简生活态度:“他放弃物质追求,选择席地而卧,回归自然。”。
六、补充说明
该成语通过夸张手法表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常被用于文学创作中抒发现代人对自由与简朴生活的向往。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