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之如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gān zhī rú yí,指像糖浆一样甘甜,常用来比喻对艰苦、痛苦的事情心甘情愿地承受或乐于从事。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与引申义 - 字面:
本义指味道像糖浆一样甘甜,如《诗经·大雅·绵》中“堇茶如饴”(指苦菜如糖浆般甘甜)。
- 引申义:比喻对艰难、痛苦的事情表现出积极接受甚至享受的态度,如“他甘之如饴地完成了高强度工作”。
核心要素 - 甘:
甜、愉悦的感觉。
- 如:如同、像。
- 饴:指麦芽糖浆,古代用于调味。
二、出处与用法
古典出处 - 《诗经·大雅·绵》:“堇茶如饴”是最早记载该成语的文献,郑玄注解为“苦菜之性虽苦,但甘如饴”。
- 宋代真德秀《送周天骥序》:“非义之富贵,远之如垢污;不幸而贱贫,甘之如饴蜜”。
现代应用
- 该成语多作谓语或宾语,例如:“他甘之如饴地投身公益事业”“面对困难,她始终甘之如饴”。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心甘情愿、乐在其中、甘愿承受。 反义词
四、结构与语法
结构:主谓式,可作谓语或宾语。
示例:
“科研工作者常说,实验的艰辛甘之如饴。”(作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甘之如饴”不仅是一个描述味觉体验的成语,更蕴含了面对困境时的积极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