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闲心亦静,自在且从容"的意境,综合多首古诗词,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自然意境类
1.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以静谧春山、桂花飘落等意象,展现心闲则自然宁静的境界。
2. "看山看水独坐,听风听雨高眠"(徐贲《写意》)——通过独坐观景、听雨眠卧的描写,体现物我合一的闲适感。
3. "云淡楚江清,月静海鸥知"(李白《赠汉阳辅录事其一》)——以江月、海鸥为伴的意象,表达心境澄明时的自在。
二、心境哲理类
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蕴含修身养性的哲理,强调内心宁静对实现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2. "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张抡《阮郎归》)——体现佛教禅宗思想,通过宠辱观照达到内心平和。
3.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白居易《船夜援琴》)——道出心境平和时对时空的超越感。
三、生活态度类
1.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展现豁达人生观,以蓑衣烟雨象征坦然面对生活的从容。
2. "老来诗酒犹堪任,家山在眼,亲朋满坐,不醉如何"(元好问《摊破南乡子》)——体现老年人的闲适生活态度与豁达情怀。
3. "闭门不出自焚香,拥褐看山岁月长"(刘崧《题疏懒生卷》)——描绘隐士般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人闲心亦静,自在且从容"的意境,既有自然景致与心境的交融,也包含人生智慧与生活态度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