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立不安的意思:
坐立不安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心里不踏实,无法安静一会儿。具体来说,它描述了一个人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都感到心神不定、烦躁不安的状态。这种情绪通常是由于内心的焦虑、紧张或担忧所引起的。
歇后语“剁尾巴猴”的解释:
歇后语“剁尾巴猴”形象地描绘了猴子因为尾巴被剁掉而痛苦不堪,无法安静的状态。通过比喻,这个歇后语用来形容人心里非常不安,无法安定下来。例如,在刘绍棠的《水边人的哀乐故事》中,就有这样的描述:“黑夜躺在炕上,炕上好像铺满了葛针扎肉皮子,白天更是六神无主,活像是一只剁尾巴猴儿坐立不安。”。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成语用法:
坐立不安是一个主谓式成语,可以用作谓语、定语或补语,通常带有贬义。它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焦虑、紧张或担忧时的心理状态。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心神不定、忐忑不安、惴惴不安、坐卧不宁
反义词:心安理得、安之若素、处之泰然、心平气和、平心静气、镇定自若
通过这些解释和示例,我们可以更生动地理解“坐立不安”这个成语及其所表达的焦虑和紧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