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延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软件延时方法:
使用`_NOP_`指令
在C文件中,可以通过使用带`_NOP_`语句的函数实现短暂延时。例如,`Delay10us()`函数可以使用6个`_NOP_`语句来实现10微秒的延时。这种方法简单但不够精确,且受CPU主频影响较大。
基于CPU主频的循环延时
通过计算不同指令周期的时间,参照CPU主频大小,大致算出延时时间。例如,一个简单的循环延时函数可以写为:
```c
void delay_us(u16 t) {
u16 i = 0;
for (i = 0; i < t; i++);
}
```
这种方法不精确,但实现简单。
使用定时器
选择CPU中一个不用的定时器资源,设为UpCounter模式,通过定时器计数来实现延时。例如,设频率为1MHz,则定时器每加一次等于1微秒。这种方法较为精确,但不占用CPU资源。
操作系统任务延时
在高优先级任务中调用延时函数,利用操作系统的事件循环来实现非阻塞延时。例如,在QThread中可以使用`sleep()`、`msleep()`、`usleep()`函数。这种方法适用于多任务环境,但会占用CPU资源。
硬件辅助延时
通过硬件对寄存器设定累加或累减直到满足一定条件,实现精确延时。例如,在单片机应用程序中,可以使用内部定时器来实现精确的延时。
使用软件延迟计算器
在某些开发环境中,可以使用软件延迟计算器工具来生成对应的软件延迟函数,通过示波器测量实际延时时间,从而校准延迟函数。
建议
精确度要求高:如果需要高精度的延时,建议使用定时器或硬件辅助的方法。
实时性要求高:在实时系统中,应避免使用可能导致CPU资源占用的方法,如操作系统任务延时。
简单快速延时:对于简单的短暂延时,可以使用`_NOP_`指令或基于CPU主频的循环延时方法。
多任务环境:在多任务环境中,可以考虑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延时函数,但需注意其对CPU资源的影响。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可以选择最适合的软件延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