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灾管理软件的配置涉及多个关键步骤,需根据具体平台(如华为云、天翼云等)进行操作。以下是综合多个平台的配置要点:
一、基础环境准备
硬件与网络 - 确保生产环境与灾备环境的网络隔离,建议使用专线或VPN连接。
- 配置负载均衡器(如ELB)以分发流量,并绑定安全组规则。
软件安装与授权
- 在控制机和灾备机上安装容灾管理软件(如i2node、Info2soft等),并配置管理端口(默认58080)。
- 使用License激活软件,添加工作机和灾备机节点,配置管理接口IP、数据接口IP等参数。
二、核心功能配置
高可用性组配置
- 创建应用高可用关系,设置复制规则(如同步或异步复制),确保数据一致性。
- 配置故障检测机制,设置心跳间隔和重试策略。
网络策略配置
- 在虚拟私有云(VPC)中配置子网、安全组,确保生产与灾备环境隔离。
- 绑定弹性IP或子网地址,设置跨可用区(AZ)的网络策略,避免网络冲突。
存储与数据管理
- 配置云内对象存储或分布式存储系统(如Ceph),实现数据冗余备份。
- 设置数据同步频率和保留策略,确保灾难恢复时数据可用性。
三、高级特性配置
多活容灾与跨Region容灾
- 在同一主账号下创建多个容灾管理中心,配置多活架构。
- 跨Region容灾需关闭特定特性(如CSDR、VHA),并配置对等连接。
自动化与监控
- 设置自动故障切换机制,配置Zookeeper或ZKFC实现namenode高可用。
- 建立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节点状态、网络带宽使用情况,设置告警规则。
备份与恢复策略
- 选择备份策略(如定时全量备份、增量备份),配置存储资源。
- 制定RTO(恢复时间目标)和RPO(恢复点目标),定期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四、安全与合规
访问控制
- 配置多因素认证(MFA),设置不同角色的权限边界。
- 定期审计用户操作日志,防范未授权访问风险。
数据加密
- 对传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如SSL/TLS),存储数据采用静态加密机制。
- 遵守相关法规(如GDPR),确保数据隐私保护。
注意事项
兼容性测试: 配置完成后需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确保容灾方案满足业务需求。 文档与培训
定期维护:更新软件版本,修复安全漏洞,优化系统性能。
以上步骤需结合具体云服务提供商的界面和工具进行调整,建议参考官方文档或咨询技术支持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