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河东狮吼

59

“河东狮吼”的来历与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苏轼)的诗作及历史人物陈季常的婚姻生活密切相关,具体可分为以下要点:

一、典故出处

核心事件

北宋时期,陈季常(字季常,号龙丘居士)因喜好宴客、蓄纳歌妓而闻名。其妻子柳氏性格凶悍,常因陈季常与歌女交往而大闹宴席,甚至用木棍击打墙壁驱赶客人。

苏东坡的诗作

苏轼在陈季常被贬黄州期间,与其结交为友。一次陈季常宴客时,柳氏再次干扰,苏轼便作诗调侃:“

>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诗中“河东狮子”暗指柳氏,“狮子吼”喻指其怒骂声,后成为形容悍妒妻子的代名词。

二、成语含义与演变

本义:

原指佛教中河东狮子的威严吼声,象征力量与威严。- 引申义:后演变为比喻妻子凶悍、对丈夫管教严格,或丈夫惧内。- 文化影响:该成语被《容斋三笔》《容斋随笔》等典籍收录,成为汉语成语中的经典案例。

三、相关文化背景

宋代社会习俗:当时文人雅士常以宴客、歌舞为社交方式,但需注意家庭关系,避免因妻室纠纷影响声誉。- 苏东坡的幽默:苏轼通过诗作以幽默方式化解尴尬,既表达对陈季常处境的同情,也展现了其豁达的胸怀。

综上,“河东狮吼”既是苏东坡文学创作的产物,也反映了宋代中叶文人士大夫的家庭伦理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