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改名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历史记载和后世研究存在差异:
一、父亲徐申如所取
宗教预言因素 1918年徐志摩留学美国前夕,其父徐申如请来一位名为志恢的和尚为儿子摩顶算命。志恢预言“此子系麒麟再生,将来必成大器”,父亲为契合预言并寄托望子成龙的心愿,于1918年将儿子更名为“志摩”。
文化寓意
“志摩”中的“摩”与“摸”同音,寓意“抚育”“切磋”,寄托了父亲希望他能够虚心向学、追求真理的期望。
二、梁启超影响说
部分研究认为,徐志摩改名可能受到梁启超的影响:
名字内涵关联
“志摩”中的“摩”与梁启超《墨子学案》中“摩顶放踵”的“摩”相同,均含“切磋”“努力”的含义,体现徐志摩向梁启超学习的志向。
学术氛围熏陶
梁启超作为徐志摩的学术导师和人生导师,其“摩顶放踵”的精神可能潜移默化影响了徐志摩的名字选择。
其他补充信息
原名与笔名: 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曾用南湖、诗哲、云中鹤等笔名创作。1918年赴美留学时正式改用“徐志摩”。 历史评价
综上,徐志摩改名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宗教预言的神秘色彩,也蕴含了父亲期望与学术传统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