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以采菊、见山等意象,表达心远地自偏的淡泊心境。
二、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通过自然景物描写,展现心静时对山川的体悟。
三、白居易《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以"万籁此都寂"体现禅修者心静至极的境界。
四、李白《赠汉阳辅录事》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应念投沙客,空馀吊屈悲。"
借江月、海鸥等意象,表达心境澄明时的孤寂感。
五、柳宗元《晨诣班超师院读禅经》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禅宗思想与自然观结合,展现心静时的超越感。
六、王维《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直白表达晚年心境的淡泊与宁静。
七、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通过观察角度变化,体现心静时对事物本质的洞察。
八、纳兰性德《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以豁达态度面对世事变迁,隐含心静后的释然。
这些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禅修体验或人生感悟,展现了不同角度的心静境界,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