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足智多谋”的造句,综合多个来源的信息,以下是整理后的内容:
一、历史人物类
1. 诸葛亮足智多谋,以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成为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
2. 陈胜足智多谋,领导秦末农民起义,展现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
3. 吴用足智多谋,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典型的智囊形象。
二、人物评价类
1. 他为人机敏,足智多谋,人们称他为“小诸葛”;
2. 若有问题请他帮忙,多能求得有效的解决办法,素有“赛诸葛”之称;
3. 非是足智多谋的人,无法出奇制胜而顺利成功。
三、哲理启示类
1. 人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否则再足智多谋也会迷失;
2. 足智多谋需结合实际情况,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3. 一个人的足智多谋往往体现在对细节的精准把握。
四、文学引用类
1. 草船借箭的故事充分体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2. 《三国演义》中常以“足智多谋”形容运筹帷幄的军事家。
建议根据具体语境选择造句方向,历史人物类和哲理启示类较为常见且权威性较高。如需更生动的表达,可结合具体场景进行改编,例如:“在危机四伏的职场中,他的足智多谋如同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化险为夷。”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