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农谚,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春分节气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春分后气温回升,是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需及时追肥。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春分后土壤解冻,适合种植瓜类和豆类作物。
二、清明节气
清明前后,植树插柳
传统农事活动,有助于防风固沙,促进植物生长。
清明种麦一把糠
春分后种植的小麦需及时除草松土,避免病虫害。
三、谷雨节气
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谷雨时节的雨水滋润麦田,预示夏季麦类茁壮成长。
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
形象描述谷雨对小麦生长的关键作用,立夏时麦穗开始抽穗。
四、立夏节气
立夏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立夏前后降雨充足,有利于农作物成熟。
芒种见麦茬,夏至收麦一把糠
芒种后麦田管理重点转向除草,夏至前后进入收割期。
五、小满节气
小满前后,安瓜点豆
小满时气温升高,适合种植瓜类和豆类。
芒种雨,五月干土
芒种期间需防范干旱,确保作物正常生长。
六、夏至节气
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夏至后降雨减少,进入高温期;处暑前后可能出现短暂阴雨。
夏至落雨,九场大水
夏至降雨预示夏季降水集中。
七、小暑节气
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小暑期间天气稳定,霜冻现象较晚出现。
芒种麦浇开花灌浆水,防治锈病和麦蚜
芒种需重点关注小麦灌浆期的病虫害防治。
八、秋分节气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秋分后气温适宜,是播种冬小麦的最佳时期。
春雾霜,夏雾雷,秋雾雨,冬雾风
传统气象谚语,总结四季天气与农事的关系。
九、寒露节气
山黄石头黑,套犛种早麦
寒露时山黄草枯,适合播种早春小麦。
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霜降前播种冬小麦,可避免晚霜影响。
十、霜降节气
霜降后初霜,来年丰收望
初霜出现预示秋季作物成熟,预示来年丰收。
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
处暑后若无降雨,农作物将进入干季。
十一、立冬节气
立冬吃饺子,耳朵暖洋洋
传统习俗,象征驱寒保暖。
冬至疏,过年黑;冬至阴,来年春旱
冬至当天天气与来年春节气候相关。
十二、小雪节气
瑞雪兆丰年,麦盖三层被
小雪时节的降雪对越冬作物有保护作用。
冬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
强调春雪对农业的重要性。
十三、大雪节气
大雪封山口,小雪满田畴
形象描述降雪对农业的影响。
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