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咏莲风骨类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二、采莲生活类
《采莲曲》(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江南可采莲》(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南/西。此曲长期流传,成为采莲文化的代表。
三、季节意境类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夏日西湖为背景,展现莲花的壮阔美。
《采莲歌》(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四、哲理隐喻类
《古意》(韩愈)
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痾痊。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缘。安得长梯上摘实,下种七泽根株连。以莲花喻指仙境之物,蕴含禅宗思想。
《惜莲花》(崔橹)
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日风。留样最嗟无巧笔,护香谁为惜熏笼?缘停翠棹沉吟看,忍使良被积渐空。魂断旧溪憔悴态,冷烟残粉楚台东。借莲花凋零抒发人生无常。
五、拟人化描写类
《采莲曲》(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此曲以采莲女视角,赋予莲花生命活力。
《莲花》(郭震)
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将莲花与湘妃传说结合,展现其神秘美感。
以上诗作从不同维度展现了莲花的象征意义与艺术魅力,既有写实描绘,亦含哲理隐喻,可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