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春日》是在 南宋时期创作的。具体来说,这首诗是在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签订《绍兴和议》之后,南宋朝廷稍稍安稳,偏安于东南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当时,朱熹虽然未曾到过北方,但他通过潜心研究理学,心仪孔圣,向往孔子居洙泗之上,弦歌讲诵,传道授业的胜事,于是托意于神游寻芳,借泗水这个孔门圣地来表达自己的尊儒崇儒思想。
诗中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表达了朱熹在乱世中追求儒家文化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借景抒情,表达了一种无奈的心理。
因此,朱熹的《春日》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更是一首寓理于景、表达深刻哲理的哲理诗。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