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端午节和元宵节的古诗,综合各朝代经典作品整理如下:
一、中秋节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以明月寄托思念,成为中秋名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通过中秋明月抒发现代人豁达情怀)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元宵。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以中秋明月与人间对比,表达旷达)
二、端午节
《端午》
文秀
端午节,端阳节,龙舟竞渡时。 - 老舍《七律·端午》: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直挂云帆济沧海,无人会,楚江空渺渺。 (文秀诗点明端午与屈原关联,老舍诗展现龙舟竞渡的磅礴气势)
《竞渡歌》
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以生动的场景描写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
《七律·端午》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鬓丝日日添白头。 (借端午习俗抒发现代人对历史的追思)
三、元宵节
《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通过今昔对比,表达物是人非的怅惘)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以夸张手法描绘元宵节盛景)
《正月十五夜》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展现元宵节灯火辉煌的夜景)
四、补充说明
中秋: 李朴《中秋》、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等 端午
元宵:除上述欧阳修、辛弃疾外,还有韦庄《少年游·长安》等
以上诗词均围绕节日核心意象展开,如中秋的明月、端午的龙舟、元宵的灯会,通过艺术手法传递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