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是确保网络系统及其数据资源免受未经授权访问、破坏或泄露的综合技术与管理措施。以下是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要点:
一、网络安全的核心要素
保密性:
防止信息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
完整性:
确保数据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未被篡改或破坏;
可用性:
保障网络服务持续、可靠运行,防止拒绝服务攻击;
可控性:
对信息传播及内容实施有效控制;
可审查性:
确保网络活动可追溯、可审计。
二、网络安全的基本原则
网络空间主权原则:维护国家网络主权和国家安全;
发展与安全并重:平衡信息化发展与风险防控;
共同治理原则: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网络治理。
三、主要网络威胁
外部攻击:黑客入侵、DDoS攻击、恶意软件(如病毒、木马);
内部风险:数据泄露、误操作、内部人员滥用权限;
社会工程学:通过伪装、诱导获取敏感信息。
四、基础防御措施
访问控制:
基于身份验证的权限管理,实施最小权限原则;
信息加密:
采用对称/非对称加密保护数据传输与存储;
防火墙:
配置包过滤规则,划分网络逻辑域(如DMZ区);
防病毒与入侵防御:
部署防毒墙(IDS/IPS)实时监测异常行为。
五、安全使用规范
密码管理:使用复杂密码(大小写+数字+特殊字符),定期更换;
移动设备防护:开启U盘查杀功能,避免通过移动存储介质传播病毒;
数据备份:定期备份重要数据,确保灾难恢复能力。
六、特殊场景注意事项
物理安全:保护涉密设备与载体,防止电磁泄露;
供应链安全:确保第三方软件与硬件无后门或安全缺陷。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提升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保障个人与组织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