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地势险要 指地势极为险峻,一个人把守关口,即使面对数万人也无法攻破。常用于形容山川地势的险要,如“居庸关地势十分险要,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
勇猛无畏
也可形容一个人具有超凡的勇气和战斗力,单枪匹马可抵挡强敌。例如“他单枪匹马冲入敌阵,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二、出处与演变
典籍来源
该成语最早见于《淮南子·兵略训》:“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 后被晋代左思在《蜀都赋》中进一步发展为“一人守隘,万夫莫向。” 唐代李白在《蜀道难》中则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剑阁关的险峻。
衍生成语
包含类似含义的成语还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一夫当关,万夫莫摧”等,但“万夫莫开”更强调地势的不可逾越性。
三、用法与示例
作谓语/定语
“居庸关是军事重镇,地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他以一夫当关之勇,独挡敌军主将。”
作宾语/分句
“此关若失,万夫莫开。”
“唯有此策,方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一夫当关,万夫莫摧、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反义词
综上,该成语既可用于描绘自然地理的险峻,也可用于赞颂人的英勇,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