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屈原橘颂赏析?

59

《橘颂》是战国时期楚国大诗人屈原的一首咏物诗,全诗可分两部分,前十六句为第一部分,缘情咏物,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以描写为主;后半部分缘物抒情,转入对橘树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以抒情为主。两部分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勾连,融为一体。

创作背景与动机

屈原在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橘颂》。橘树是楚地的特产,早在汉代以前,楚地江陵就以产橘而闻名,橘树几乎是楚国的国树,楚人对它自然有一种亲切的感情。屈原通过赞美橘树,表达了自己对楚国的热爱和对美好品质的坚定追求。

诗歌赏析

外美描述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诗人以赞叹的口吻描绘了橘树的俊逸动人,一树坚挺的绿橘,突然升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深深扎根于“南国”之土。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欢喜;曾枝剡棘,圆果抟兮,枝儿层层,刺儿锋利,圆满的果实让人赞叹不已。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青中闪黄,黄里带青,色彩绚丽,如文章般斑斓夺目。

内在精神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橘树禀受天命,不能迁移,只生在南方的楚国,象征着屈原对故国的忠诚和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橘树根深蒂固,难以迁移,象征着屈原坚定不移的志向和专一的品格。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橘树独立于世,不肯迁移,象征着屈原独立不羁、不媚时俗的精神。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橘树闭心弃欲,谨慎自守,终无过失,象征着屈原清心谨慎、坚守清白的品格。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橘树秉持美德,没有私心,可与天地相合,象征着屈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无私的品格。

总结

《橘颂》通过赞美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橘树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俊逸外美和坚贞内在精神,表达了自己对美好品质和理想的坚定追求,展现了一位伟大诗人高尚的人格和情操。这首诗不仅是对橘树的赞美,更是屈原自我剖白和人格理想的体现,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