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凿壁借光(匡衡)
西汉匡衡幼时家贫无灯,凿穿墙壁借邻家烛光读书,终成汉元帝丞相。
二、囊萤映雪(孙康、车胤)
孙康:
晋代贫寒学子,冬夜借雪光读书,被称作“囊萤映雪”。
车胤:
夏夜捉萤火虫照明,夜以继日学习。
三、韦编三绝(孔子)
春秋时期孔子反复研读《易》,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多次断裂,形容勤奋至极。
四、悬梁刺股(孙敬、苏秦)
孙敬:
用绳子绑头于梁,打瞌睡时扯痛头皮清醒,后成为官员。
苏秦:
读书困倦时用锥子刺大腿,激励自己继续学习,终成政治家。
五、负薪挂角(朱买臣、李密)
朱买臣:
砍柴时背书,汉朝官员,体现边劳边学。
李密:
牛角挂《汉书》,牛吃草时阅读,被杨素称赞为奇才。
六、车胤囊萤(同上)
车胤夏夜捉萤火虫照明,与孙康并称“囊萤映雪”。
七、凿壁借光(同上)
匡衡的故事被多次记载,强调环境与个人努力的结合。
八、悬梁刺股(同上)
孙敬和苏秦的刻苦方法成为后世励志典范。
九、韦编三绝(同上)
孔子的勤奋精神影响深远,成为教育经典。
十、常林带经耕锄(常林)
三国时期常林贫寒却坚持读书,常携经书耕种,体现知行合一。
这些故事通过不同方式展现了古人的求知精神,既有环境艰苦的逆境奋斗,也有方法创新的智慧结晶。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