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古文观止》作为中国古代文言文散文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从先秦到明末的代表性作品,涵盖哲学、政治、军事、文学等多方面。以下为精选篇章的摘抄与赏析:
一、哲学思想类
《论语》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成为后世教育理念的根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儒家"仁"的核心思想,被公认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孟子》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阐述逆境与成长的辩证关系,激励后人担当使命。
二、政治军事类
《左传》
- "多行不义必自毙":通过历史案例说明道德败坏的必然结果。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以战争策略比喻做事需把握节奏,被军事家奉为经典。
《史记》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的史学观,奠定后世"史家之绝唱"的地位。
-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通过问答形式展现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体现司马迁的叙事艺术。
三、文学艺术类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爱国情怀与浪漫主义精神,成为文学史上的不朽名句。
- "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通过历史事件评价人物,展现司马迁的史论魅力。
《三国演义》节选(《出师表》)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以磅礴气势分析时局,体现其政治智慧。
四、哲理名言类
王羲之《兰亭集序》: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展现东晋文人的风骨。 王安石《登飞来峰》
五、教育思想类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以"思"字开篇,提出十条治国准则,展现唐代谏官的担当。
《石碏谏宠州吁》:通过卫国大夫劝谏亡国之君的悲剧,反思教育与道德的关系。
阅读建议:
《古文观止》篇幅庞大,建议结合注释与译文理解。可先从《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入手,再拓展至《史记》《左传》等史传文学。诵读时注意文言文的语法特点,如句式变化、虚词运用等,有助于提升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