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训》的作者为 朱柏庐(本名朱熹,字伯安,号朱子,世称朱柏庐先生),是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该书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系统阐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是传统家训的代表作,与《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并称“三大家训”。
《朱子家训》核心内容
日常生活规范 - 起居有常: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黄昏归寝时亲自检查门户安全;
- 节俭持家:饮食要节制,园蔬比珍馐更珍贵,反对奢侈浪费。
品德修养准则 - 仁爱待人:
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尊之,不肖者远之;
- 宽容处世:人有小过当含容忍耐,大过则以理劝导;
- 慎独自律:不谈他人短处,不矜夸己长,仇怨以义化解。
家庭伦理规范 - 尊老爱幼:
祭祀祖先要诚心,教育子孙要讲义方,长幼有序;
- 婚姻择偶:嫁女不索重聘,娶媳求淑德,反对攀比;
- 财产分配:兄弟叔侄要分多润寡,避免争夺。
处世哲学 - 淡泊名利:
莫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人为善;
- 平和心态:见富贵不谄媚,遇困境不骄纵,得失随缘。
现代意义
《朱子家训》虽成书于封建社会,但其倡导的勤俭、仁爱、诚信等价值观,对现代家庭伦理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其简洁明快的格言,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