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儒家)
核心思想 - 仁:
主张“仁者爱人”,以仁义道德作为个体和社会的基石,强调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的道德化。
- 礼治:通过遵循礼仪规范行为,维持社会秩序和道德和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
政治理念 - 德治:
倡导君子为政,以德治国,通过道德感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 有教无类:主张教育应面向所有人,打破贵族垄断。
墨子(墨家)
核心思想 - 兼爱:
主张无差别的爱所有人,反对儒家基于亲情的狭隘爱。
- 非攻:反对战争,主张以和平手段解决矛盾,强调“交相利”而非“罕言利”。
社会主张 - 尚贤:
选拔贤能治国,反对世袭制度,主张“贤者举而上之”。
- 节用: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
孟子(儒家)
核心思想 - 性善论:
认为人性本善,恶行是后天环境所致,主张通过教育修身养性。
- 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民众权利高于君主权力。
政治理念 - 仁政:
主张君主应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如“以民为本”的施政方略。
老子(道家)
核心思想
- 无为而治: 反对人为干预,主张顺应自然规律,如“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 辩证法
政治理念 - 小国寡民:
主张国家应小而简,人民生活自足,君主无需过度干预。
韩非子(法家)
核心思想
- 法术势结合: 主张以法治国,结合权术与威势维护统治。 - 非命论
政治理念 - 集权专制:
支持君主集中权力,通过严刑峻法维持社会秩序。
总结
儒家:以仁、礼为核心,强调德治与教化。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倡导尚贤与节俭。
道家:追求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
法家:强调法治与集权,主张以权术维护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