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家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家亡必有嫖和赌,家穷必有懒和惰,家败必有暴和凶,家富必有勤和俭。
家庭不和,必有灾殃;家风不正,祸患不远。
宠溺后代,后患无穷。
男儿自主,务必有倔强之气。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霹雳手段,方先菩萨心肠。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心至苦,事至盛也。好谈己长只是浅。
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
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凶德致败者约有两端:日长傲,日多言。
少劳而老逸犹可,少甘而老苦则难矣。
欲去骄字,不轻非笑人;欲去惰字,不晏起。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凡人作一事,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
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与人分名即受福之道。
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
修身齐家。
勤奋学习。
诚实守信。
忍耐克己。
31. 崇尚节俭。
32. 尊重长辈。
33. 追求正义。
这些家训不仅体现了曾国藩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人生、道德、修身、齐家、治国等方面的深刻见解。这些家训对后世的家庭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家教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