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邓稼先爷爷的资料?

59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安徽怀宁人,中国核物理学家、两弹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以下是其主要资料整理:

一、早年经历

出生与家庭背景

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书香门第,祖父为清代书法家,父亲是美学家。1935年考入北平(今北京)志成中学,1937年北平沦陷后随姐姐赴四川江津读高中。

教育与早期科研

1941-1945年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师从王竹溪、郑华炽等教授。抗战胜利后,先后在北京大学任教,并于1948年赴美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

二、科研与事业成就

核武器研发

- 主持中国首枚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担任理论研究核心成员。

- 在美国期间,曾婉拒美国政府的优厚条件,1950年回国后投身科研。

学术贡献

- 发表《β衰变的角关联》《辐射损失对加速器中自由振动的影响》等开创性论文,奠定中国核理论研究基础。

- 提出"两弹要赶在全面禁止核试验前达到实验室模拟水平"的战略目标,推动中国核技术快速发展。

三、人格与精神

淡泊名利:

拒绝美国高官厚禄,隐姓埋名28年,被誉为"甘当无名英雄"。

奉献精神:多次在危险岗位挺身而出,如核试验现场指挥,体现崇高牺牲精神。

四、荣誉与纪念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其事迹被杨振宁等国际权威学者撰文纪念,成为中国科技与国防发展的重要象征。

邓稼先的生平和贡献,体现了知识分子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使命感,成为中国现代科技与国防事业的标志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