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是宋代李清照晚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病后初愈的闲适心境。全词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感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思。
一、原文与注释
原文: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注释:
“病起萧萧两鬓华”:病愈后头发稀疏花白,"萧萧"形容鬓发稀疏的状态。- “卧看残月上窗纱”:描绘黎明前卧病观月的情景,"残月"指下弦月,入夜尚浅。- “豆蔻连梢煎熟水”:用豆蔻煎水代茶饮,豆蔻性温,与茶性寒凉相对。- “莫分茶”:因身体虚弱,不再分茶而食,体现淡泊心境。- “木犀花”:终日陪伴的植物,象征清幽与坚韧。
二、上阕赏析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通过"病起"与"萧萧两鬓华"的对比,展现从病弱到康复的转变,隐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残月"与"上窗纱"的意象营造出静谧、幽深的氛围,烘托出词人闲适的心境。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以药代茶的细节,体现对健康的关注与淡泊名利的态度。- "莫分茶"的表述简洁而富有禅意,暗示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
三、下阕赏析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这两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通过"闲处好"与"雨来佳"的呼应,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语言质朴自然,却蕴含深远的意境,成为宋代婉约词的典型代表。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木犀花"作为终日陪伴的意象,既指实际植物,也隐喻孤独中的自我慰藉。- "人多"与"独酌"(分茶)的对比,强化了词人独处时的从容与淡然。
四、艺术特色与情感表达
语言风格:全词以白描手法呈现生活片段,如"煎熟水"的细节描写,展现宋代婉约词的细腻感。- 情感基调:虽为病后休养之作,却洋溢着乐观豁达的精神,如"不必管它,还是料理今后"的自我宽慰。- 结构布局:上下阕形成鲜明对比,上阕写静谧的室内生活,下阕展现金色午后的自然景致,动静相宜。
五、历史背景与创作意义
此词作于李清照晚年,正值其经历丧夫、流离等人生变故后,以豁达心态面对衰老与疾病。通过日常琐事的描写,传递出"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般的生命感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