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劝从人们树立远大志向的古诗句或名言,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古代诗句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示儿》以磅礴气势展现了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成为激励后世的千古名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以老马喻志,表达出年老仍怀壮志的豪迈气魄。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史记—陈涉世家》以燕雀与鸿鹄的比喻,揭露了世人对志向的狭隘认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以壮阔景象激励人们突破困境,追求理想。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通过竹子的坚韧品格,隐喻坚守志向的顽强精神。
二、古代名言
"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
孟子《孟子》提出立志是成功的根本,被后世奉为立身处世的核心理念。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操《短歌行》以开阔视野拓展了个人抱负的边界。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上李邕》以大鹏鸟喻指远大理想,展现无畏无惧的进取精神。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墨子》强调志向与行动的关联性,倡导实践与信念并重。
三、其他经典引用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表达困境中坚守信念的执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以水之清澈比喻知识更新的重要性。
这些诗句名言通过不同视角诠释了远大志向的内涵,既有个人奋斗的激昂,也包含家国天下的担当,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中激励人心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