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不可当”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核心词义 - 锐:
指锐气、锋利,常引申为气势、力量;
- 当:意为抵挡、抵抗。 整体形容气势或力量锐利到无法被抵挡的程度,常用于描述军事行动的迅猛或人的斗志昂扬。
引申含义 除直接形容物理上的锐利,还比喻事物发展的不可阻挡趋势,如“形势锐不可当”。
二、出处与典故
典籍依据:
最早见于《后汉书·吴汉传》:“其锋不可当。”(形容吴汉军队锐气无法抵挡)。
文学运用: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中也有类似用法:“侯元领了千余人直突其阵;锐不可当。”(描述军队冲锋势不可挡)。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攻无不克、所向无敌、势如破竹。
反义词:铩羽而归、损兵折将、望风而逃。
四、用法与示例
形容军事或行动:
“我军以锐不可当之势突破敌阵,敌军溃不成军。”
比喻事业或趋势:
“随着科技发展,人工智能已形成锐不可当的潮流。”
形容个人能力:
“他的演讲充满感染力,现场观众如潮水般响应,真是锐不可当。”。
五、注意事项
常见误区:部分人误将“当”读作“挡”,实际应为“抵挡”;
褒贬色彩:多用于褒义语境,如赞扬英勇斗争或事业进展顺利。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锐不可当”是一个兼具文学性与现实应用价值的成语,需结合具体语境灵活运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