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谁有关于仁义礼智信的事例?

59

关于仁义礼智信的事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著名的例子:

冯谖客孟尝君: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好士,门下有食客数千人,其中有一个叫冯谖。冯谖在孟尝君家曾弹剑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等歌,因而冯谖食有鱼、出有车、他的母亲也得到了孟尝君的照顾。

大禹治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从而平息了水患。大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

桃园结义:东汉末年,汉景帝的玄孙刘备素有大志,韬光养晦,结交天下豪杰。一日与涿县屠户张飞、落难江湖的关羽相遇。三人各抒胸中志愿,谈得十分投机。第二天,他们在桃园中摆上酒席,祭告天地,结拜成为兄弟,决定同心协力,救民救国。

荀巨伯轻生重义:汉代有个读书人叫荀巨伯。因他的朋友生了大病,他千里迢迢来探望朋友。很不巧,刚好有一伙胡人强盗到他朋友居住的地方抢夺财物,村庄里所有的人都跑掉了。荀巨伯却说:“我远道来探望、照顾你,如何可以舍你而去?这样败坏道义的事我做不出来。”荀巨伯走到屋外,跟那些强盗说:“我的朋友有疾病,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结果连强盗都为之感动,纷纷撤走。

孔融让梨:孔融幼时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并懂得礼节。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挑了一个最大的给他,孔融摇摇头却拣了一个最小的梨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大的给哥哥。”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给他。”。

张晋让妻:张晋是明朝人,他娶了富贵人家的女儿刘氏为妻。张晋的母亲非常蛮横和妒忌,张家的三个儿媳妇都因为受不了张母的虐待而离开。刘氏是张家的第四个儿媳妇,她来到张家后,没想到婆婆非常喜欢她。人们都觉得很奇怪,但刘氏用她的贤惠和孝道赢得了婆婆的喜爱。

诸葛恪得驴:三国时,吴王孙权在宴会上用一头驴来取笑诸葛谨。在场的诸葛谨幼子诸葛恪机智聪明,不但解除了父亲的尴尬,还受到吴王的赏识。吴王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曹冲秤象:三国时期,吴王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询问百官,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操7岁的儿子曹冲说:“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空船装载其他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重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重量)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命人照这个办法称象了。

徙木为信: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商鞅在国都市场的南门口立了一个木头,并贴出告示,声称能将此木扛到北门者,将获得十金的赏赐。开始时,大家都怀疑这是骗局,没人敢动。后来,有一个人勇敢地扛走了木头,商鞅立刻赏了他十金,以示诚信。这件事使商鞅赢得了民众的信任,他的变法也得以顺利推行。

晏殊诚实: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这些事例分别体现了仁义礼智信的不同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