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对劳动的论述贯穿其思想体系,主要观点包括:
劳动与生活的关系
托尔斯泰认为,人生的愉悦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本身源于劳动。他强调:“人的愉悦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存在于劳动中,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出自《列夫·托尔斯泰全集》)
这一观点体现了他对劳动的唯物主义理解,认为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是人生的核心意义。
劳动与创造力的关系
劳动不仅是生存的基础,更是激发创造力的源泉。他主张:“劳动能唤起人的创造力,你必须在额上流汗,以获得你的面包。”(出自《列夫·托尔斯泰全集》)
这句话揭示了劳动与智力发展的辩证关系,强调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途径。
劳动的道德价值
托尔斯泰批判虚伪与欺骗,认为“随便什么都比虚伪和欺骗好”,并强调劳动的道德重要性:“劳动受人推崇。”(出自《列夫·托尔斯泰全集》)
他通过这一观点,将劳动与人格尊严、社会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
理想与劳动的统一
托尔斯泰认为,理想是人生的方向,而劳动是实现理想的手段:“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出自《列夫·托尔斯泰全集》)
这一论述将个人理想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体现了其“道德-哲学”的统一思想。
补充说明
托尔斯泰的劳动观还体现在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中,例如通过《战争与和平》等作品展现普通人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劳动与抗争,强调个体劳动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