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的典籍摘抄,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核心经典语录
《大学》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目的:显扬品德、亲近民众、达到至善境界)
-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财富养家,道德润身,心胸宽广则体态安详)
-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无人知晓子女的缺点,却能看出禾苗的茁壮)
《中庸》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情感未表现谓中,表现合节谓和,达到中和则天地各归其位)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心胸宽广而不傲慢,小人傲慢而失度)
《论语》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后实践是快乐,朋友来访是喜悦,他人不知己过不生气是君子)
-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同上)
-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交友要守信用)
二、重要思想观点
仁德修养: 强调"仁"的核心地位,主张通过"力行"实现仁德,"知耻"则接近勇敢。 中庸之道
教育理念:主张"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如"知者"、"仁者"等不同人群的引导。
三、学术贡献
孔子作为古代图书整理者,创立了目录学方法,对《诗经》《尚书》等文献进行了删修,并通过《春秋》开创编年体史书。其思想体系为后世儒家学说奠定基础,被朱熹评为"万古如长夜"的救世明灯。
以上摘抄综合自《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文献,涵盖其核心语录与哲学思想,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