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实守信的成语和古诗,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诚实守信的成语
一言九鼎
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一诺千金
诺言价值千金,形容守信用,不轻易许诺。典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推诚布公
以真诚待人,公开坦率。常与“推心置腹”连用。
恪守不渝
严格遵守,决不改变。多用于形容对原则的坚守。
表里如一
行为与内心一致,形容诚实可靠。
金石为开
形容坚守承诺,如金石般不可改变。
二、有关诚实守信的古诗
王安石《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强调信用的重要性,以商鞅变法为例证。
曹植《君子行》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通过具体行为准则说明诚信需防微杜渐。
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以忠诚信用为喻,表达对品德的追求。
三、经典名言补充
孔子:“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墨子:“言不信者,行不果。”
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曾子:“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季布一诺:以“一诺千金”闻名,形容极有信用。
这些成语和古诗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既有具象的行为准则,也有抽象的道德理念,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中诚信体系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