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思不磕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刘禹锡爱国七言绝句?

59

刘禹锡的爱国七言绝句中,《西塞山怀古》是较为典型的作品,通过怀古抒发了其爱国情怀。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西塞山怀古》原文与背景

原文: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背景: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刘禹锡途经金陵(南京)时所作。当时他因参与王叔文的革新运动被贬为朗州司马,途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感慨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交织。

二、诗中爱国情怀的体现

历史与现实的对照

诗中“王濬楼船下益州”回忆东晋时期王濬率军攻占金陵的辉煌,而“金陵王气黯然收”则暗指晚唐时期金陵的衰落。通过这种时空对比,刘禹锡表达了对历史循环与朝代更替的深刻思考。

对故垒的凭吊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描绘了东晋旧都的军事遗迹,隐喻历史功业的消逝与新生力量的崛起。这种对历史遗迹的凭吊,隐含着对国家兴衰的责任感。

豁达的胸襟与家国情怀

尾联“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展现了刘禹锡超越个人遭遇的宏大视野,既包含对故国南京的眷恋,也蕴含着对国家未来统一的期许,体现了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

三、艺术特色

时空交织:

将历史事件与自然景观结合,形成“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

意象选择:以“西塞山”“芦荻秋”等意象营造孤寂而深远的意境,烘托历史沧桑感。

综上,《西塞山怀古》通过怀古与写景的结合,展现了刘禹锡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交织中的爱国情怀与豁达品格,成为其七言绝句中的经典之作。